如何更好地学习

haohaoxuexi

这两天读完一本新书,书名叫《好好学习》,副标题是「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这本书的作者成甲在得到app上有一个栏目,叫「成甲说书」,形式是用半个小时以内的音频讲解一本关于学习的好书。作者本身是一个学习狂人,在读书学习这条路上有着丰富的经验。

个人竞争力

《好好学习》这本书尝试回答一个困扰着很多上进但又焦灼的人普遍关心的问题,那就是

在当今的时代,我们如何获取个人竞争力?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基于一个大前提,那就是个人竞争力是可以通过学习、训练来培养、提高的。那么,作者的答案就是,个人竞争力来源于「认知优势」。

所谓「认知」,是一个心理学上的概念,维基百科的解释是

认知(英语:cognition)在心理学中,是指通过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即个体思维进行信息处理(information processing)的心理功能。

更简单地说,拥有认知优势,就是比别人更懂得如何学习。所以,这本书的主题其实是如何更好地学习

上述的问题中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当今的时代」和过去有什么不同?作者从认知优势的构建角度,把中国过去30年的社会发展总结成三个阶段,分别是

第一个阶段:知识数量构建认知优势

第二个阶段:知识获取速度构建认知优势

第三个阶段,知识深度构建认知优势

换句话说,在当今时代,个人竞争力通常不在于你懂得知识的多少,或者学新知识速度快慢,而是在于你是否掌握了那些真正关键的知识,而且能够熟练而准确地在各种不同的场合应用这些知识。

那什么是真正关键的知识呢?作者提出了一个概念,称作「临界知识」。

知识是什么

要明白临界知识,首先要明白知识是什么,怎样才算得上是知识?作者对知识的定义是

那些能够改变你行动的信息。

对于个人成长,我们经常用的词语有:进化,或者升级,这里都隐含着「改变」的意思。个人成长就是变得比以前更好。所以,想要成长,首先要改变。一般人在成年以后,想要改变是非常困难的。俗语有云,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很多追求进步的人希望通过阅读来提高自己,但是常见的结果是,读了很多书也没发现自己有什么改变,正正应了那句话,「听过很多的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我们买回来一本书,这本书就相当于我们拥有的「数据」,数据只是一个客观存在,本身是没有价值的;我们把这本书读了,这个阅读过程相当于数据处理,这本书成为了我们的「信息」,信息本身的价值也不高;只有我们因为其中的某些信息而主动作出了自我行动上的改变,这些信息才成为我们的「知识」。所以,没有让你行动上作出改变的,不叫知识,仅仅是信息而已。知识才是力量,信息不是。

临界知识是什么

在核物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临界质量,是指要产生核爆炸需要的裂变材料质量,只有突破这一临界值,才能产生惊人的核爆炸。类似的,作者提出了临界知识这个概念。知识和知识是不一样的,有些知识比其他知识更重要一些,这些更重要知识是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而基本的规律,能够广泛地指导我们的行动。

例如在经典物理学中,牛顿三大定律就是这样的临界知识,在这个领域里,其他结论基本上都是从三个定律推演出来的。在数学里,那些公理就是临界知识,比如「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比如「三角形内角度和为180度」等。在经济学中,需求定律就是临界知识。

这让我想起另一个概念,元认知(Metacognition)。所谓元认知,就是对自己思考过程的思考。相似地,也有人提出一个概念,元知识,简单地说,就是知识的知识。从属关系上,其他知识从属于元知识。

其实,临界知识也好,元知识也好,简单地来说,可以理解为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比如说复利效应、概率论、进化论、二八法则,描述的是这个世界的某种规律,在各个领域普遍适用,这些都属于作者所说的临界知识。当然知识并不一定准确地反应了这个世界的规律,但这些知识大都是目前人类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边界。

临界知识怎样起作用

世界上的知识那么的多,而我们的时间那么的少,所以作者提出,我们应该把80%的时间花在20%真正重要的知识上面,也就是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学习和应用临界知识上面。只要掌握了临界知识,数量虽然少,但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临界知识要起作用,其实是基于两个假设。

假设一,很多时候,复杂的世界是由简单的基本规律决定的。

这个假设其实是人类在认知世界过程中的生理局限。因为人类的大脑对复杂的信息经常是难以处理的。跟机器不一样,我们的脑容量是有限的,我们只能在一个基本框架下去理解这个世界。当我们遇到新事物时,我们经常的做法是先将其简单化,套到我们原有的框架里去理解。这样一来,我们所采用的这个框架是否足够准确就至关重要了,不仅要最够准确,还有常常升级迭代。所谓的临界知识,其实就是用来构建和更新我们的这个认知框架。

假设二,复杂系统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累加,而是各因素相互影响。

人类天生喜欢线性的因果关系,但不幸的是,世界并不是仅仅遵循因果关系运行的。在事情发展过程中,各个内部因素经常是相互影响的,互为因果。想要通过表层的规律来主导事情的发展,往往发现出现的结果跟我们的推论不一致。换句话说,这个世界是具有不确定性的。所以,为了应对不确定性,我们就需要深挖更底层的规律,找出更本质的临界知识,来指导我们的行为。

学习的本质

我们要学习临界知识,以实现个人成长。那学习的本质是什么呢?

作者的观点是:

学习本质上是一个改变我们假设的过程,因为我们的所有决策都是在自己的假设下做出的。

我们的所有观点、结论,本质上都是一个假设。观点和结论的好坏,取决于我们的假设与事实相符的程度。

思考肤浅们,也是在某个错误假设指导下行动的结果。而学习,就是不断调整改变我们的假设,让我们在正确的假设下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所以,学习临界知识其实也就是用更合理的假设来替代我们过去相对不合理的假设,从而让我们的决策质量更高。

事实上,人类认知世界的步骤就是,

  1. 观察现象
  2. 提出假设
  3. 指导行为(试验验证)
  4. 修正假设
  5. 指导行为(试验验证)
  6. ……

如此反复,使得我们提出的假设不断逼近世界的真相。而我们个人成长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我们的假设更加接近事实的过程。

作者说「我们的所有决策都是在自己的假设下作做出的」,这让我想起另一个说法,「我们的价值观决定了我们的行为」。所谓价值,是一个人对所有事的选择,而价值观是所有价值的集合。简单地来说,价值观就是我们关于「对」与「错」、「好」与「坏」、「美」与「丑」的判断。

放在本书的语境中,所谓的价值观,其实就是我们对这个世界提出的假设。

如何学习

关于学习,作者提出了两个底层心态和三个底层方法论。

底层心态之一是绿灯思维

当我们的固有认知受到挑战时,我们的第一本能反应往往是「反对」、「拒绝」、「逃避」。而学习的本质在于改变,这种习惯性的防卫的心态无疑阻碍了我们的成长。因此,我们对新事物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把自己和自己的观点隔离开来,客观地仔细检查新观点与自己原有的假设哪个更合理,进而作出合理的取舍。

底层心态之二是以慢为快

如果我们认同临界知识的存在,那我们就必须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临界知识的学习上。因为这些底层规律的学习和应用往往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远不如那些表层技巧来得见效快。但底层规律的优势在于普适性,能让我们应对各种不同的复杂情况。所以,这个学习时间是最绝对值得的。只有有了这个以慢为快的心态,才能克服我们在学习中的不确定和恐惧。

而作者提出的关于学习的三个底层方法论分别是反思以教为学刻意练习

尤其是反思能力,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元认知能力。每当我们做出一个决策,必然是基于一个假设,决策之后的行为会导致一个结果。当我们站在已经发生的结果这一侧的时候,我们运用反思能力,去追溯导致这个结果的行为是什么,这个行为背后是如何决策的,这个决策是基于怎样的一个假设,以现在的眼光去看,这个假设对吗?有什么误区?应该怎样修正?

每一次的反思,就是修正自己假设的过程,就是打磨自己价值观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过程。

有哪些临界知识

每个人的领域不同,其所需的临界知识可能有点差异,需要我们自身去探索和总结。在本书中,作者列举了七个核心临界知识。

复利

爱因斯坦说过这么一句话

Compound interest is the eighth wonder of the world. He who understands it, earns it … he who doesn’t … pays it. 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知之者赚,不知之者被赚。

而本书中,作者对复利本质的看法是

做事情 A,会导致结果 B,而结果 B 又会加强 A,不断循环。

影响复利效果的两个因素是,利率执行次数。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要在生活中发现” A 导致 B,B 加强 A“这样的事情;其次,我们要尽可能地提高这件事情的利率;最后,我们要加强这件事情重复发生的可能性。

其实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复利效果明显的事情。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能力提高后,就能更容易获得更好的资源,反过来促进学习。提高学习这件事的利率,其实就是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然后,我们要要做的就是随时随地地、想方设法地不断学习。

概率论

概率论是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必备工具。当中的几个核心概念如果不掌握,那我们很可能就会陷入严重思维误区,直接导致我们的人生失败。例如正态分布随机独立事件等等。

这个世界很多东西都是呈正态分布的,比如说人的智商,除了极少数人智商极低或者极高,其他绝大部分人的智商都处于相同水平。也就是说,在智力水平这个维度上,我们绝大多数人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至于为什么有些人成功了,有些人却终身潦倒,我们应该从其他方面去找原因。

这个世界存在不确定性,也就是说很多事情的发生是随机的。有人出生在富人家庭并不是因为他前世积了福,有些人出生在贫困家庭也并不是因为他们前世犯了什么错,这些都是随机发生的,并没有什么道理可讲。发生了就是发生了,我们要做的就是接受它,然后从自己的起点出发。

如果我们明白独立事件这个概念,我们就不会幻想着,只要每天坚持买彩票,就一定能等到中奖的那一天。

黄金思维圈

所谓的思维黄金圈,是西蒙·斯涅克(Simon Sinek)首先提出的,是从 why 出发,然后思考 how,最后落实到 what 的思考方法。这是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法。

进化论

进化论里有个概念,叫做「与鬼共舞

一个物种在适应过去的环境时,会形成一种行为 A;当环境发生变化不需要行为 A 了,可物种仍然会延续过去的做法,就像与鬼魂共舞一样。

如果你承认我们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的世界中,而自己思维模式仍然停留在几十年前甚至几百年前的知识水平上,那你很可能就是在与鬼共舞。

在进化论中,所以最终得以存活的物种都必须具备一种能力,就是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对于我们人类社会,这种适应能力,其本质就是学习能力。

系统思考

现代物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的知识点,部分的性质通常来说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它们的组织,它们组合起来的模式和形式,也就是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比如说石墨和钻石都是由相同的碳元素组成,但因为组成方式不同,最终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性质和价值。

这个世界不是由简单的因果关系组成的,我们要理解这个世界,关键在于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构建出一个认知系统。

二八法则

世界上有20%的知识比其他80%的知识更重要,所以我们要用80%的时间去学习那20%有用的知识。

世界上80%的资源都掌握在20%的人手里。

我们人脉中的20%能给我们带来80%价值。

……

这些都是二八法则的应用。

安全空间

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小概率事件如果发生,就会造成极端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对此必须有应对的策略,也就是构建安全空间。

比如说,一个家庭成员罹患重疾,很可能把整个家庭拖垮。罹患重疾虽然是小概率事件,但是其后果是如此的严重,我们不得不对其提前防范。应对方案可能包括,努力赚钱,足够财富自然有更高的应对能力;购买保险,在极端情况发生时降低次生灾害的发生;鼓励家庭成员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也就是降低极端事件发生的事件。

这些核心临界知识的运用是本书最精彩的部分,作者给我们列举了多个应用知识改变自己的例子。

总结

总的来说,《好好学习》这本书的主题是如何更好地学习,是教我们学习「怎么学习」。关于如何学习的书籍本身就少,其中的好书更是少之又少,这本书算一本。

· grow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