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爱情观

爱情是什么

爱情的定义很难下,要不然也不会产生如此之多的文艺作品。其实,每一件关于爱情的文艺作品都是在试图给爱情下一个定义。

虽然很难,但是这个定义还是得下,而且得自己来下。一个概念的定义,是人对这个概念的认知。如果连认知都不清楚,何来看法呢?换句话说,如果连爱情是什么都没搞清,谈何“爱情观”呢?

即使下了定义,不见得一定正确,但这是认知一个事物的起点。从这个起点出发,通过不断的经历和思考,反过来检验这个起点的正确性,从而不断地修正、打磨自己对这个概念的认知,不断更新定义。这其实是个试错的过程,也是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基本过程。

倘若我们终止了这个过程,也就终止了我们对新世界的认知。

目前,我对爱情的定义是这样的:

爱情,是在自主选择的前提下,两个独立的人之间因为相互吸引而走在一起,共同建立起来的、具有排他性的一种亲密感情。

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情大致可以分为3种:

  1. 亲情
  2. 友情
  3. 爱情

与亲情相比,爱情最大的特征是“自主选择”。我们的出生无法自主选择,换句话讲,我们的出生是没有经过我们自己同意的。我们都是莫名其妙地就被带到了这个世界,没有人关心我们愿意还是不愿意。所以,所有的亲人关系都是与生俱来的,没有一点自主权。爱情在这一点上,与友情一样,通常是通过原本陌生的两个人的双向选择,然后共同建立起来的,是具有自主选择权的。

有一句老情歌的歌词写得直白

我选择了你,你选择了我,这是我们的选择…

自主选择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可以单方面随时退出,甚至不需要过多的理由(当然后果是要自负)。

与友情相比,爱情最大的特征是“排他性”。爱情是专一的,只发生在两个人之间,容许不下第三者。友情也可以非常亲密,但是一般是没有排他性的,我们可以同时有好几个非常亲密的朋友。如果因为自己的朋友交了新朋友而吃醋,这事会显得比较诡异。但这件事发生在爱情的关系中,人们就会觉得理所当然。

另外,所有亲密感情的建立都有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长时间的相处

爱情是稀缺的

爱情一定是少见的、稀缺的、不容易获得的,如果不是这样,就很难解释为什么人类历史里,不分时代、不分种族,千百年来人们对爱情都有着无休止的追求和歌颂。

倘若承认了爱情是稀缺品,就得面对这样一个事实: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最终得到爱情。

听起来似乎很残酷,但这就是“稀缺”的含义,也确实是必须承认的事实。

爱情不是必需品

崔健在《红先生》的歌词里写到,

若是为了爱情,歌曲算个屁 若是为了生命,爱情算个屁

这是大实话。

通常来讲,人是社会性动物,是有感情需求的,但这个需求并非一定要爱情来填补。无论文艺作品把爱情描绘得多么的美好、多么的伟大、多么的不可替代,在人类的活动里,爱情是很难长时间排在第1位的,对大部分人来讲,可能连前5位都排不上。

其实,如果承认了爱情的稀缺性,就必须承认爱情的非必需性。

难道没有了爱情,就不活了吗?

不成熟的时候,一时冲动可能真会这种想法,但冷静下来自然就会觉得其幼稚之处。事实上,很多没有爱情的人照样活得非常精彩。

人会变,爱情当然也会变

通常来讲,随着时间的增长,人生经历的不断增加,每个人都会有变化,有的人变化多,有的人变化少,有的人往好的方向变,有的人往坏的方向变。但不管怎么样,变化是不可避免的

而爱情是两个人之间的感情,是建立在互相吸引的前提上的,因为是双方的自主选择,没有实质性的约束力(结婚、生孩子也不能成为约束力),所以当其中一方对另一方的吸引力消失、或者下降的时候,爱情变质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因此,当爱情出现不可挽回的变质时,理性地尽快退出才是最明智地选择。

然而,人的必然变化,并不意味着爱情的必然变质。

倘若双方的变化同步,相互的吸引力就有可能历久常新。

所以,持续有效沟通是维持爱情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从这点出发,还可以解释所谓的“七年之痒”。人天生喜欢新鲜感。如果,经过长时间相处,两个人的变化都很少,由于喜新厌旧的天性,即使双方变化同步(都是几乎没什么变化),双方的相互吸引力也很可能下降,七年之痒就是这么来的。

所以,

两个人一起进步,可能是维持爱情的最佳方法。

爱情值得追求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所以追求爱情也几乎是人类的天性。每个人对爱情的感知可能都不一样,但相同的是,只有当你清晰地定义了它之后,才能知道自己该对它做些什么,不该做些什么。

综上所述,我的爱情观大致可以总结为

  1. 爱情是稀缺的非必需品;
  2. 爱情是容易变质的;
  3. 爱情非常美好,值得花力气追求,值得花力气维持;
  4. 持续的有效沟通、一起进步,可能是维持爱情的好办法。

· relationship, tal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