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看不见的可能性勾勒出来

去年我读过一本畅销书,A Complaint Free World ,里面有一个很精彩的比喻,大意是说,

如果你完全戒掉了「抱怨」,那么你对周围「抱怨」情绪的察觉,就会像一个非吸烟者对空气中的烟味一样敏锐。

这一年来,我总是时不时地忍不住想起这个比喻,暗暗叫绝。我也一直对「抱怨」保持警惕。奇妙的是,这一周薛兆丰老师的专栏讲经济学上「成本」的概念,让我对「抱怨」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认为,人们之所以会「抱怨」,其实是来自于对现状的「无能为力」,也就是所谓的「无奈」。那为什么会无奈呢?因为,没有选择。更准确地说,是自认为没有选择。

按照经济学的理论,人们在做选择的时候,总是会选择「成本最低」的那个选项。而人们面对的所有选项,都互为成本。

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

比如说,有时候同样的 iPhone,不同经销商可能会有不同的价格,店 A 卖 7000 元,店 B 卖 7500 元。假设其他条件都一样,人们的选择自然会选择到店 A 买。

成本,是放弃了的众多选项当中价值最高的那个选项。人们总是会选择(自认为)成本最低的那个选项。这个逻辑很容易理解。然而,困难在于,事情往往都不是像买 iPhone 那样明码标价的。

在过去,当我们做一些所谓「人生选择」的时候,我们能看得最清楚的选项只有一个,就是自己周围大多数人走过的路。尽管道听途说过一些「传说」,但我们觉得所有那些选项都是虚无缥缈的,而自己每一次的选择才是合情合理。

到了互联网时代,「我们周围的人」,在真正意义上地多了起来。很多的「其他选项」通过网络、通过朋友圈出现在我们面前,更重要的是,这些选项不再像过去那么虚无缥缈,有时候甚至会有触手可碰的感觉。但尽管如此,多数人仍然选择视而不见,包括曾经的我,坚持说自己「别无选择」。

明明有那么多的选项摆在面前,为什么还要说「别无选择」呢?我后来的总结是,因为缺乏想象力。

所有放弃了的选项,都是没有实现的选项。

既然没有实现,就得靠「想象力」才可能知道它到底有多大的价值。当人们感到无能为力、感觉无奈、要抱怨的时候,实际上是,除了眼前的选项,他们看不到别的选项,或者看不到别的选项背后的价值

斯坦福心理学家马库斯(Hazel Rose Markus)提出过一个概念,「可能的自我」。我们的人生是由我们的经历组成的,但对于我们的未来,我们其实有很多个「可能的自我」。

每一个「可能的自我」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选项,都是一条不同的人生道路。这些「可能的自我」,有些清晰,有些模糊。而大多数人抱怨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只盯着那个最清晰的选项,然后说自己「别无选择」。

想通这一点之后,每当我要产生「抱怨」情绪的时候,我就深吸一口气,跟自己说,我肯定还有别的选择,我肯定还有别的可能性。而现在,我要做的,只不过是把那些模糊的可能性勾勒出来,直至清晰可见,成为一个真正可选的选项

那如何把模糊的可能性勾勒出来呢?不是每个人都天生有足够丰富的想象力。Herminia Ibarra 在 Working Idetity 提出了「先行动、后思考」的策略。也就是说,我们要把那些模糊的可能性拉到现实中来,亲身去实践一下。

当我们把其他的可能性勾勒出来,我们会发现自己远远不是「别无选择」。

也只有我们把其他的可能性勾勒出来,我们才会意识到那个看似「合情合理」的选项,背后真正的成本可能出乎意料地高。

· grow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