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确定的理论应对不确定的人生

用确定的理论应对不确定的人生

《经济解释》中,张五常在讲经济学之前,第一章先讲了“科学的方法”,包括科学的三个信念,其中第二个信念是:

所有被众所认同的现象,都是有迹可寻,有规律的。

科学的第三个信念:

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一定要坚信任何事情的发生不会是无缘无故的。

这个论断让我踌躇了好久,因为概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随机。“随机”和“规律”似乎是一对相反的概念。如果规律一定存在,随机又从何说起?

随机只是因为变量太多

直到我最近读到另外一本书,吴军博士的《智能时代》,才重新梳理了“随机”这个概念。

所谓随机,也就是“不确定性”。如吴军所总结,世界的不确定性来自两个方面。

其一,变量太多。

书中举了最经典的掷骰子作为例子。在一张平整的桌子上掷一次骰子,骰子被掷出之后、落到桌子上停稳之前,我们无法预判最后的点数是多少。学过概率论都知道,每次掷骰子出现任何一个点数的概率都是1/6,但是我们不能确定每次掷出的确切点数。换言之,这个事件是不确定的。

但是,在骰子被掷出的一瞬间,我们如果能够知道骰子_出手时的力量_和_旋转角速度_、空气流动的速度骰子准确的形状和密度分布桌面的弹性系数骰子的弹性系数材质的物理性质_等,再假设有_足够的计算能力。其实,在理论上,我们是可以提前算出骰子停稳时的准确点数的。

同理,如果已知的变量足够多、计算理论足够精确、计算能力足够强,理论上,每次六合彩摇出来的数字也一样可以预先计算出来。

但事实上,这里面有太多的细节无法准确测量,计算理论也不一定足够完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干脆假定“掷骰子”这个事件是随机的,就有了1/6概率一说。

机械思维

张五常在《经济解释》里讲:

经验告诉我们,现象的规律一向都是那样恒常不变,所以一个新现象的发现,虽然其规律不易找到,但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会坚信这规律的存在,百折不挠地寻求。

这里面的“经验”在吴军的《智能时代》里有充分论述。即从欧几里得、托勒密到牛顿,带给人类最重要的思维方式:机械思维

牛顿用自己伟大的成就告诉人们:

世界万物是运动的,而且这些运动遵循这确定性的规律,这些规律又是可以被认可的。

牛顿的出现让“确定性”深深地印入了人类的思想中。这个“机械思维”直接带来了工业大发明的时代。甚至可以说,“机械思维”催生了现代科学。而所谓的“机械思维”的核心思想是

  1. 确定性(或者可预测性);
  2. 因果关系。

没有这两个认识前提,我们就无法认识世界。这也就是张五常在书中所说的科学第二个和第三个信念。

真正的随机是存在的

在《智能时代》里,还讲了不确定性的另一个方面。

其二,客观世界本身不确定。

量子力学里有个“测不准原理”,说像电子这样的基本粒子的位置的测量误差和动量的测量的乘积不可能无限小。我没学过量子力学,书中有个更好的类比:

对于股市上的操作也类似,当有人按照某个理论买或者卖股票时,其实给股市带来了一个相反的推动力,这导致在微观上的走向和理论预测的方向相反。

换句话讲,客观世界本身存在不确定性,是宇宙的一个特性。而这个与“机械思维”是相违背的。

人类热爱确定性

“机械思维”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如果我们不承认未来的“可预测性”和事物间存在“因果关系”,我们将陷入对不可知的未来深深的恐惧之中,就像远古时代一样,对自然恐惧而迷信。

话说回来,即使科学发展到现在,随着人类对这个世界的方方面面了解得越来越细致,我们能“确定”的事情依然是少之又少。事实上,不确定性将伴随我们一生。

我猜想大多数人之所以不努力的根本原因可能很简单:

努力又不能保证成功。

倘若有人完美地推演出一条成功公式,不论有多困难,一定会有非常之多人会表现出惊人的努力程度,最终将其实行出来。

为自己创造确定性

客观上我们可能永远无法做到“确定”,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不确定就不作为。既然世界不可能提供“确定性”,我们就自己创造“确定性”,我们必须要让自己相信一个确定的未来

电影《垫底辣妹》里的坪田老师说,“相信可能性的存在,是很重要的。”

安替在演讲中说,“利用未来与世界对赌”。

李笑来在《“活在当下”vs“活在未来”》里说,通过思考认定一个对的道理,于是笃信这个道理,预测到一个未来,然后按照这个未来去指导自己现在的行为。

这都是在给自己创造“确定性”,也就是

用确定的理论应对不确定的人生

况且,这个世界在变得越来越好,我们给自己创造的“确定性”也许真的会越来越“确定”。吴军在《智能时代》里的第三章“思维的革命”里写道

……数据中所包含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消除不确定性,而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取代原来的因果关系,帮助我们得到我们想知道的答案……

· economics, tal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