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错行了怎么办?

我的职业是建筑结构工程师,在这个行业里经常能听见的一种抱怨是,

当年选错专业,入错行啦,现在的 XX 专业多风光啊。

不过这种声音在哪一行都存在,「抱怨」是绝大部分人的刚需,与专业无关,我也没多在意。不过对于选专业这件事,我是有思考的。

我是怎么选专业的

我是在十年前,也就是2006年上的大学。当时广东的高考报考规则是,考前志愿。6月份高考,大概是在5月初的时候完成填写志愿。对于国内绝大部分人来说,高考很可能是人生道路上第一次重要的分叉路口,我当时对报考专业的选取是慎之又慎。

当时流行一本杂志叫《求学》,主要面向读者就是高考考生,内容都是国内各家大学的排名、专业优势、报考推荐等等。那段时间,我每期必读。但是即便如此,除此以外,我也几乎没有更多可获取的有效信息了。对于专业的选择,我仍然是一头雾水。我最大的困惑是,那些专业的名称我都能看懂,但对其依然是毫无概念。那种感觉有点像坐在在婚介所里看着一本相册选老婆,人都没见过呢,就得作决定了。我感到非常不靠谱。

有一种主流的声音是,按照自己的兴趣选。可问题是,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上学考试的高中生,见识比头发还短,能有什么兴趣呢?即使有,比如说爱好打游戏,没有打游戏专业啊。

我自身的情况其实还好,我自小接触计算机比较早,高中的时候还跟同学捣腾过一个校园论坛,算是有兴趣。但也是那个时候,想自学编程,几次挣扎之后,还是被那满屏满屏的代码吓退了。还有一个因素是,计算机专业在当时已经热门好多年了,就像现在的房价一样,我总觉得泡沫迟早要破,这个专业早晚要冷下来。岂不料十年后的今天,程序员的缺口仍然巨大,前景依旧看好

在弃选计算机专业、又对其他专业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我都要去巷子里求助「半日仙」了。直至我在杂志上发现了科学版的「半日仙」,所谓的「通过科学的人格评测方法来推荐最适合的专业」。

我邮寄了100元,获得一个验证码,花了半个多小时在网上填写了一份极其啰嗦的问卷,得到了一份详细的专业匹配度报告。让我哭笑不得的是,那份报告显示,我竟然是个「万金油」型的人格。

我的专业匹配度最高分是65分(满分100分),但在60分至65分区间,就有十几个专业。换句话说,这份报告的意思是,没有特别适合我的专业,但几乎所有专业都没有不适合我。更让人无语的是,最高分的专业竟然是导演专业,紧跟着的有各种工程专业,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工程等等。

最终,考虑到已经有一位叫「李安」的导演成名了,我就没有转成艺术生去报考导演专业,而是选择了那份报告里匹配度排名第二的土木工程。

就这样,从2006年就读土木工程,4年本科+2年硕士+4年工作,已经十年了。

我经常回想自己的这个选择过程,不可谓不用心,但就目前来看,很难算是一个最明智的选择。

沉没成本

一个行业不景气,就会有人产生「转行」的想法。转行是不容易的,其中拦住很多人的一个障碍就是放弃「沉没成本」。

所谓「沉没成本」是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

经济学家最常举的一个例子是看电影。如果你花钱买了一张电影票,进到电影院里看了10分钟,发现这是一部大烂片,理性的做法应该是立马起身退场,省得浪费时间。但很多人依旧会把电影看完,然后自认倒霉。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觉得「钱都花了,不看完太不值当」了。这里,买电影票的钱就是沉没成本,是不可收回的,因为电影院概不退票。

人们明知是大烂片还要坚持看完,是错把电影票的票价当作是「转身离场」的成本。但真相是,在买电影票的一刻,票价的钱已经花出去了,成为了沉没成本,无论后面做任何事情都是无可挽回的。

在所谓「转行」的例子里也一样,假若我要「转行」,我在现行当里泡的十年时间就是我的沉没成本。但是,正如张五常在《经济解释》卷二第五章里写的

历史成本不是成本。

换言之,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真正的成本

成本是无可避免的最高代价。

在电影票的例子里,发现电影是大烂片时,人们的选择有两个,一是继续把电影看完,二是立马起身走人。前者和后者互为成本。「把烂片看完」的成本是「离开做别的更有意思的事」,而「离开做别的事」的成本是「看一部大烂片」。认清了真正的成本,做选择往往就变得很容易。

关于转行的例子,我有两个选择,一是继续留在现在的行业,二是转到新行业,两者互为成本。「留守旧行业」的真正成本是「在新行业可能获得的收益」,而「转行」的真正成本是「留在旧行业可能获得的收益」。这个决策过程,重点在于「可能获得收益」,跟我在现行业已经花掉「十年时间」没有一丝关系。

没有选择就没有成本

张五常还写道

成本是因为有选择而起的。没有选择就没有成本。说成本是最高的代价,也就是说放弃的是最有价值的机会。

如果没选择,没有备选方案,那么「成本」就无从说起。

假设电影院有个死规矩,开场以后必须等到结束才能离场,发现是大烂片也没得选,那「把电影继续看完这件事」就是变得没有成本了。但很可能会很多人在这种时候还会为自己花的那笔冤枉钱忿忿不平。

在转行的例子里,如果我除了本行的技能,其他一窍不通,想转行也没人要。那所谓的「转行」根本不是选择,「留守旧行业」也就是没成本的事。如果我还叨逼叨逼地埋怨自己入错行就会显得特傻逼。

不过话要说回来,所谓的「有选择」无「无选择」几乎都是主观决定的。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之一,奥地利神经学家、精神病学家维克多·弗兰卡经历无数苦难之后,想明白了一件事:

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可被剥夺。

换言之,电影院锁起大门不让你走,你也不一定要把电影看完,自个儿玩手机可能更愉快些。不懂其他技能并不意味着不能转行,因为,不懂就学嘛。

决策要从今天看

不可否认的一件事是,我们所作的任何一个选择或者说行为,都是我们心底里认为是「最值当」的,而问题在于辨别究竟哪个选择才是「最值当」。所以,成本究竟是真是假,是大是小,是由个人的主观判断决定的。张五常说

有时历史成本不应该是成本,但个人所知不足,认为是,就中了计,作了错误的决策。

对新电影不了解就买票,买到了烂片,是因为讯息不足,中了计。开场以后知道是烂片,心里纠结花掉的那几十块票价,情愿忍受烂片也不愿意离开,是因为个人认知有偏差,错把沉没成本当成了真正的成本,中了第二次计。

十年前尽管我想方设法,还是没选到最理想的专业,是因为我年少无知,中了计。现在如果发现别的行业明显有更好的前景,我纠结着这「十年时间」而苦守日薄西山的旧行业,就是我傻逼,中了第二次计。

每个人的决策都是今天做的,都是此时此刻做的,我们无法准确的预见未来,讯息必然是有限的。因此,我们总是在讯息不足的情况下做决策

如果我们过完了这一生,还可以回头重新选择,那一切就都是没有成本的了。事实是我们不可以重来。

每一次决策都是唯一的,一旦选择发生,就变成了历史成本、沉没成本。再做下一个决策时,需要考量是当下的最新讯息,前一个决策是成是败已经俱往矣。

讯息不足怎么办

讯息不足会影响成本的估计。

讯息不足才是影响我们正确决策的根本原因。为了提高我们的决策质量,理论上最应该做的就是增加我们做决策的有效讯息,说得通俗点,就是提高我们的见识。需要注意的是,「见过」不等于「识得」。

但讯息是最难获取的,其中运气往往还占了巨大因素。城市里长大的孩子见识比农村孩子就是要广,富人家的孩子比一般家庭的孩子见过世面又更广,企业家的孩子比其他家庭的孩子对商业的嗅觉往往要更敏锐。我们只能是在自己的起点上挣扎着前行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自称美貌大王的许岑近两年在淘宝上出了7套教程,单套售价高达99元,总共卖出了近十万套。那他是不是样样精通的神人?不是,他是这样说的。

理论上,接下来,我每半年学一样新技能,我就可以达到出教程的水平。

所以,当讯息不足这个问题无法在短期内解决时,我们要采取另一套方法论,就是让自己随时适应新环境。这种应变能力的核心就是学习能力。当自己成为学习狂人的时候,就能处变不惊了。

十年前我无法预见到今天的状况,今天我也很难准确地预见十年后的情景。那我能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之一,就是拼命学习新知识

· growth, economics, tal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