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工作岗位?

有这么一个惊人的事实:自从自动取款机(ATM)发明以来的45年里,美国的银行出纳员的数量翻了一番,从25万人增长到了50万人。1970年,全国有25万名银行出纳员,到了今天有50万名,而从2000年到现在,增长了10万人。

波士顿大学的经济学家 James Bessen 在最近的一本书里披露了这个事实,引发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这些出纳员到底在干什么?为什么自动取款机到现在还没有取代他们的工作?

如果你仔细回想一下,会发现过去200年里的许多伟大发明都是用来取代人类劳动的。拖拉机的发明是为了用机器来取代人类的体力劳作。流水线的发明是为了用稳定的机器工艺取代参差不齐的手工艺。计算机的发明是为了用精确的机器计算取代容易出错的人工计算。这些发明都奏效了。我们不再手工挖沟渠,打铁造器具,或者用实体账本记账。而且,2016年,美国成年人的就业率比125年前还要高。从1890年开始,随后的125年里,每隔10年,就业率都有增长。

这就成了一个悖论。我们的机器为我们做了越来越多的工作。为什么没有使得我们的劳动力过剩和工作技能被淘汰?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工作岗位?

why_are_there_still_so_many_jobs

今天晚上,我将尝试回答这个问题。在这过程中,我会告诉你这个问题对未来工作的意义,还有机器人将对我们的社会提出了哪些挑战,而又在哪些方面机器人取代不了人类。

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工作岗位?实际上,这里面蕴含着两条经济学的原理。一条是关于人类的智慧和创造性。另一条是关于人类永不满足的天性,或者说,贪婪。第一条原理称为O型环原理(O-ring principle),它决定了我们工作的方式。第二条原理称为永不满足原理(never-get-enough principle),它决定了到底会有多少工作岗位。

O 型原理

先说 O型环原理。ATM,也就是自动取款机,对银行出纳员有两个不利影响。你也发现了,ATM 完成了很多本来是出纳员的工作。每个分行所需要的出纳员数量减少了三分之一。但是银行很快就发现,开新分行的成本降低了,于是,银行的分行数量就增长了40%。最后的结果是,有了更多的分行,需要更多的出纳员。

但是那些出纳员做的工作有点不一样了。他们的日常工作里,手工数钞票这种事变少了,他们变得越来越不像一个前台收银员,而是越来越像一个销售员。他们在打造与顾客的关系网,帮顾客解决问题,向他们推销新产品,比如信用卡、债券和投资产品等。越来越多的银行职员在做一些需要投入认知能力的工作。

这里面有个基本前提,就是我们大多数的工作都需要综合多项技能,脑力上的和体力上的,技巧上要熟练,直觉上要精准,正如爱迪生所说的,需要汗水加上灵感。

总的来说,部分工作变得自动化并不意味着其他工作就变得没必要了。实际上,这让那些工作变得更加重要,它们的经济价值提高了。

我来举一个例子吧。在1986年,挑战者号太空船起飞后不到2分钟,发生爆炸并坠毁于地面。这次坠毁的罪归祸首竟然是一个非常便宜的 O 型环。这个 O 型环是安装在火箭助推器上的,在发射前一晚上被冻住了,发射后没多久就很不幸地失效了。在这项投资数十亿的事业里,一个简单的橡胶 O 型环使得本应顺利完成的任务变成了7位航天员丧生的灾难。

挑战者号的灾难发生后,哈佛经济学家 Michael Kremer 对这场惨剧做了一个准确的比喻,就是 O 型环生产函数。O 型环生产函数指的是那些环环相扣的工作,每一环都决定着最终的成败。任意一步出错了,这项任务、产品或者服务,就会突然溃败。

这种危险的情况意外地蕴含着一个正面提示,即提高这条链条上的任意一环节的可靠性,也就同时提高了其他所有环节的可靠性。如果这条链条上的大多数环节都是脆弱的、容易损坏的,即使你这一环不那么可靠,也就变得没那么重要了。因为其他环节也很容易出问题。但是,如果其他所有环节都变得强健和可靠,那么你这一环的重要性就会凸显出来。在某种程度上,成败就在于这一环节了。

在挑战者号灾难中,O 型环之所以会成为关键因素,就是因为其他所有的环节都完成得非常完美。假如挑战者号太空船是像微软的 Windows 2000 那样的货色(译者注:作者是在讽刺 Windows 2000是垃圾),O 型环的可靠性就不重要了,因为那个机器早就崩溃了。

将这个观点延伸一下,在大多数的工作当中,我们就是 O 型环。没错,ATM 可以做一些取款的工作,而且做得比人类更快更好,但并不会让人类出纳员变得多余。这其实是提高了他们在其他方面的重要性,比如解决问题的技巧,和顾客的关系等。

同样的道理可以运用到其他方面,比如建造房屋,诊断和照顾病人,或者给满满一教室的高中生当老师。随着工具手段的改善,技术会放大我们的影响力,我们的专业性、判断力和创造力会变得更加重要。

永不满足原理

这就说到第二个原理,永不满足。

你可能会想,好,O 型环,我明白了,就是说人类的工作是很重要的。这些工作不能完全被机器取代,仍旧需要人类来完成。但是,这没有告诉我们,未来到底需要多少工作岗位。如果你仔细想想,假设我们在某些方面拥有了足够的生产力,其实是从根本上将这个职业消灭了。在1900年,全美国有40%的人口是农民。现在,只有不到2%。

为什么现在只有那么少的农民?肯定不是因为我们吃得少了。农业生产效率的增长意味着,在今天,几百万个农民就能养活全国3.2亿人口。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同时也意味着在农业上只剩下一些 O 型环类的工作。所以很明显,科技会使得工作岗位变少。农业仅仅是其中一个例子,还有其他很多类似的例子。

这在单独的一个产品、一项服务或者一个产业中是成立的,但是对于整个经济体来说,就不成立了。我们今天的很多产业,在100年前是极为罕见,甚至是干脆不存在的,比如说健康和医药,金融和保险,电子和计算机等等。在今天,我们花了非常多的钱买的很多消费品,在100年前都是极为昂贵的,或者根本就还没发明出来,比如说空调、SUV、计算机和移动设备等等。

自动化解放了我们的时间,拓宽了可能性的边界。我们发明了新产品、新想法和新服务,去抢夺我们的注意力,占据我们的时间和刺激我们的消费。你可能会觉得有一些事还比较矫情,比如极限瑜伽、冒险旅行、Pokemon Go 等等。

我同意你的看法。但是人们渴望这些事情,他们会为此付出努力。2015年的人每年只需要工作17周,也就是三之一的时间,就能过上1915年平均水平的生活了。但是多数人不会这么做。他们愿意努力工作去获取科技给他们带来的成果。物质上的富裕永远不会消除欲望上的匮乏。如果用经济学家 Thorstein Veblen 的话来说就是,创新是需求之母

我们该担心什么?

现在,如果你接受了这两个原理,O 型环原理和永不满足原理,那么你就会同意我的观点。未来是会有工作岗位的。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没有需要担心的了呢?自动化,就业率,机器和工作岗位,它们都会自己管好自己了吗?不是这样的,这不是我的观点。自动化让我们在更少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从而创造了财富。但是没有一条经济学定律说,我们能够很好地利用那些财富。这才是我们需要担心的。

试对比两个国家,挪威和沙特·阿拉伯,都是石油丰富的国家,就好像可以从地里喷钱一样。但是,他们的使用方式不一样,并不是都用那些财富去促使人类的繁荣。

挪威是一个繁荣的民主国家,总的来说,挪威人民安居乐业。在国家幸福指数的排名中,挪威一般能排到第2和第4之间。而沙特·阿拉伯是一个绝对的君主政体,大多数国民缺乏实现个人价值的途径。在国家幸福指数排名中,一般排35名左右。相比于它的富裕程度,这是非常低的排名。顺便提一下作为对比,美国一般能排到12或者13。

这两个国家的区别不在于它们的财富和科技,而是它们的习俗。挪威创造了一个充满机会和经济灵活的社会。而沙特·阿拉伯虽然提高了生活水平,但同时又摧毁了很多的个人奋斗。两个国家,同样富有,但不见得同样幸福。

这就说到了我们今天所要面对的挑战,也就是自动化给我们提出的挑战。这个挑战不是我们将面临失业。实际上,从大萧条以来,美国创造了了1400万个工作岗位。

这个挑战是,这些工作岗位中大多数都不是什么好岗位,而很多人又无法胜任那些新创造出来的好岗位。

美国和大多数发达国家一样,就业率的增长呈杠铃形状,也就是两头重,中间轻。一头是需要高学历的高薪岗位,例如医生、护士、程序员、工程师和市场营销经理等。这些岗位的需求是增长的。在杠铃的另一头,一些技术含量低、学历要求低的岗位需求也在增长,例如服务员、清洁工、保安、保姆等等。与此同时,很多中等学历要求、中等薪资水平的岗位需求在缩水,例如蓝领工人、施工员、办公室白领和销售员等等。

barbell_employment

这其中的原因其实并不神秘。很多中等技能的工作都是有明确的规则和流程,渐渐地会被设计成软件,由计算机来执行。

这个现象被经济学家称之为岗位两极分化,其带来的挑战是社会阶层的上升通道收窄,中产阶级的数量减少,会导致社会的阶级分层更加明显。一方面,一部分高学历高薪资的精英在做一些有趣的工作,另一方面,大量底层的人领着低工资,做的是一些负责服务富人的工作。在我看来这不是一种进步,我想你也会这么觉得。

然而,还是有一些令人鼓舞的消息。在过去,我们同样面对过这种重大的经济变革,我们都成功地挺过来了。

在1800年代和1900年代,自动化消灭了大量的农业工作岗位。还记得拖拉机吗?那些农业大州面临着大量失业的威胁,一整代的年轻人不需要再从事农业工作了,但工业的工作又还没准备好。随着这个挑战凸显,他们做了一个激进的决定,就是要求那一整代年轻人继续待在学校接受教育,直至16岁的成年年龄。这就是高中变革(high school movement)。这是一项极其昂贵的工程,不光需要投建新学校,而且那些孩子还不能工作。

这成为了美国在20世纪最好的投资建设之一。这给我们带来了全世界技能最高、最具灵活性和生产效率最高的劳动力。为了体会这种好处,试想象一下把1899年的工人放到今天。尽管他们的身体强壮,性格也好,但是他们大都缺乏读写和计算这些基本技能,哪怕是最普通的工作也无法胜任。在今天,他们会变成失业者。

这个例子说明了很多教育机构的重要性,尤其是学校,他们让我们得以享受科技带来的成果。

如果说我们没什么可担心的,这是不明智的。我们显然搞错了。如果美国在一个世纪之前没有在学校和技能培训上投资建设,我们的社会就不会那么繁荣,不会那么有活力,可能也不会那么幸福。但是,如果说我们前景黯淡,那也不明智。命运不是由机器人决定的,甚至不是由市场决定的。它是由我们自己和我们的组织机构决定的。

悖论的答案

现在,我们来说说这个悖论。机器人为我们做的工作越来越多,为什么不会造成人类劳动力过剩、人类技能被淘汰呢?这不很明显就是我们用自己的伟大发明将自己推向经济和社会的地狱吗?

对于这个悖论,历史已经多次给出了答案。

第一点,是科技会放大我们人类的影响力,使我们变得更加重要,使我们的专业性、判断力和创造力更加有价值。这就是 O 型原理。

第二点,就是我们有着无穷的创造力和无限的欲望,意味着我们永远不会满足,永远不会。总会有新的工作出现。

科技变革的步伐非常快速,引致了一些真正的问题,这体现在我们两极分化的劳动力市场,和对我们市场活力有着威胁。这个问题不会自动消失。解决它不会是零成本的,也不会容易。但它是可以解决的。

这里有一些鼓舞人心的消息。得益于我们惊人的生产力,我们现在是富裕的。就像100年前,美国推动高中变革一样,我们当然是有能力为自己和我们的孩子投资。甚至可以说,我们不得不这么做。

现在,你可能会想,Autor 教授跟我们讲了一个关于很久之前和不久之前的温馨小故事,但它跟现在无关,也可能跟未来无关。因为所有人都清楚,这一次是不一样的,对吧?

当然,这一次是不一样的。每一次都是不一样的。在过去的200年里,学者和鼓动者们都无数次地警告过我们,我们将丢失工作,我们将被淘汰。比如说,1800年代的勒德分子;1920年代中的美国劳工部长 James Davis;198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Wassily Leontief ;当然,还有今天的很多学者、行家、专家和传媒人物。

在我看来,这些预言都是傲慢的。这些个人的预言性判断实际上是在说:“如果我不想办法解决人们在未来的就业问题,那么你,我,还有我们的孩子们也就想不出解决办法了。”

反正我是没有胆量去为人类的智慧代言的。你看,我无法告诉你100年以后的人们会做什么工作。可未来不是存在于我的想象中的。

如果我是1900年艾奥瓦州的一名农民,21世纪的经济学家穿越到我的田里,告诉我:“喂,农民 Autor,你猜怎么着?在接下来的100年里,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农业的就业人口会从总人口的40%降到2%。你觉得剩下的那38%人口会做些什么工作呢?”我肯定不会说:”哦,我知道了。我们会做APP应用开发、放射性药物、瑜伽教练还有Bitmoji(一款漫画化的表情APP)。

我完全没有头绪。但我希望我可以聪明点说:“哇哦,农业就业人口减少了95%,我们的食物也没有短缺。这真是一个伟大的进步。社会如此的繁荣,我希望人们会去找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来做。”

我想说,大体上,我们确实做到了。

谢谢大家。


演讲者David Autor,是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经济学家。


我的评论

生产力提高,产品数量大增,如果消费跟不上,那么生产力就出现过剩,导致的后果就是大量人口失业。失业意味着无收入,虽然随着国家富裕,即使无工作也多数会被救济,过得不会比过去差。但失业意味着处于社会底层,而且没了工作,也就丧失了上升的通道。这会导致更为复杂的社会问题。因此,每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后果都需要谨慎处理。

处理的办法其实就围绕一点,拉动需求

细想一下,在《智能时代》一书中,作者吴军分析了未来发展的趋势,指出人工智能将取代人类绝大部分的工作,会出现大量的劳动力过剩。在分析之前的几次社会变革时,生产力同样是爆炸性地增长,解决劳动力过剩的根本方法就是全球化。说白了,就是通过全球化来创造了更大的需求,以成为大量生产力的输入口。而今天,全球化进程已经基本上完成,所有处女地早已被开发完了。在未来人工智能革命兴起的时候,人类生产力再一次剧烈增长,显然就无法通过全球化来创造需求了。

Autor 教授在这个演讲中提到了两个主要原理,其中一个是永不满足原理,解决的就是如何拉动需求的问题。这个原理是说人类的欲望是无止境的,随着生产力大幅提高,科技的进一步发达,即使满足了人类目前的欲望,当旧的欲望得到满足之后,新的欲望就会产生,就需要更高的生产力来满足,如此反复,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道路。

同样的问题,《智能时代》和这个 TED Talk 实际上是给出了两种分析,角度也是不一样的。两者都是试图从人类历史上几次社会大变革的经历中总结出规律,以此来对未来进行预判。《智能时代》观察到,过去的消费是靠全球化来拉动的,而 Autor 教授则指出,人类自身的无穷欲望就是拉动消费的根本驱动力。这两种观点实际上都能找到佐证的例子,实际上两位作者也都列举了例子。

我个人的理解,偏向于同意 Autor 教授的观点,是人类的欲望创造了消费需求,只要人类的基因不变,这条道路也就没有尽头。从另一角度来说,全球化也是人类欲望扩展的体现,本国过上了好生活,就想着把这种生活带给全世界的人,这就是全球化。

· growth